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,科學地闡明了教育與生產勞動相互作用的原理,以及教育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。馬克思、恩格斯的科學社會主義學說指出,在為消 滅階級、消滅剝削,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方面,都要求教育緊密配合,發揮積極的作用。

對資產階級教育的批判 馬克思、恩格斯指出,資產 階級的教育是為維護資產階級利益、壓榨勞動人民服務的。
馬克思在《哥達綱領批判》(1875)中指出:在資本主義 社會,根本不可能實現普遍的和人人平等的國民教育。
資產階級在任何時候都不會把自己子女的教育降低到雇 傭工人和農民子女的教育水平。馬克思指出,在資本主義 社會提出p實行免費教育”。
只不過是從總稅收中替上層 階級支付教育費用,給勞動人民增加經濟負擔,實質上只 有利于資產階級而不利于勞動人民。
馬克思主義創始人認為:支配著物質生產資料的階級,同時也支配著精神生產的資料。因此,在剝削階級學 校里實行的是剝削階級統治。
恩格斯指出:“在這里,一 切知識的來源都在政府控制之下;從貧民學校、主臼學以 至報紙和大學,沒有官方的事先許可,什么也不能說,不能教,不能印刷。
不能發表”(《馬克思恩格斯全集>第8 卷,第15頁>o資產階級的道德教育就是“灌輸資產階級 的原則”,資產階級還利用宗教教育麻醉青少年。
搶奪孩子們的靈魂,給不銹鋼螺旋輸送機孩子們的腦子里塞滿了不能理解的教條 和各種神學上的奧妙東西,從童年時期起就培養起教派 的仇恨和狂熱的偏執,而一切智力的、精神的和道德的發展卻被忽視了。